山西5月份铁路外销煤炭分析
最新数据显示,山西省2019年5月份铁路煤炭外销1636.1万吨,环比下降34.6%,同比下降41.3%,其中国有重点矿5月外销煤炭1547.5万吨,环比下降33.5%,同比下降39.3%;地方集团煤炭外销88.6万吨,环比下降48.5%,同比下降62.3%。
1-5月份,山西省铁路煤炭外销合计10954.9万吨,同比下降11.5%。其中国有重点矿累计外销煤炭10228.4万吨,同比下降8.3%;地方集团煤炭外销726.5万吨,累计同比下降40.4%。
“到2020年,全省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宗货物运输以铁路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全省重点煤矿企业全部接入铁路专用线,煤炭、焦炭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出省煤炭、焦炭基本上全部采用铁路运输”------在近日发布的《山西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中,煤炭运输公路转铁路力度明显加大。继京津冀之后,山西成为又一宣布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的地区。
如何调整?《实施方案》指出,“以晋北、晋中、晋 东三大煤炭基地以及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的重点城市为主战场,以煤炭等大宗货物’公转铁’为主攻方向”,山西将"构建绿色运输体系,有力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分行业看:
电力行业方面,山西省5月份铁路运往省外电力行业的煤炭销量891.1万吨,环比下降46.4%,同比下降51.9%;1-5月份,合计发往省外煤炭7064.6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4.8%。
冶金行业方面,5月份铁路运往省外冶金行业的煤炭销量316.5万吨,环比下降3.0%,同比下降12.3%;1-5月份,合计发往省外煤炭1514.8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5%。
5月份,全国动力煤市场走势分化。事实上,4月下旬以来,受需求下降的影响,港口煤价基本处于下降通道当中,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产地煤价保持坚挺;5月下旬,产地煤价出现松动,成为"压死"港口煤价的最后一根稻草;炼焦煤方面,进入5月,国内炼焦煤市场持续偏强运行,主产区山西等地区焦煤价格几乎每周都有一定上行,焦企对焦煤需求旺盛,焦煤市场方面多表示销售发运情况良好。
山西地区方面,5月,山西地区动力煤市场整体稳中有跌。月末水泥厂开始错峰生产,火电厂库存高位采购不积极,煤矿拉煤车减少,库存上升,价格开始下跌。炼焦煤方面,下旬开始,焦炭三轮提涨陆续落实,焦企利润修复,炼焦煤销售逐步好转,煤矿原煤精煤库存持续下降,此外,近期由于超产限制、设备检修等原因,部分煤种供应持续收紧,由此,部分煤种价格有所上调。
分省份看: 5月份山西省煤炭铁路外销量排在前五名的为河北省、浙江、山东、江苏及河南,合计销量1090.5万吨,环比下降32.4%。销往上述五省份煤炭量占山西总销量66.6%。
排在第一位的是河北省,5月份山西销往河北铁路煤炭量为325.4万吨,环比下降52.4%,同比下降54.7%。前5月累计发往河北铁路煤炭量为3007.4吨,同比下降4.2%。
为了加快推动河北省焦化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河北省焦化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促进焦化行业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提出,河北炭化室高度为4.3米(产业政策限制类)的焦炉,2019年底前必须提出升级改造或压减方案,2020年底前全省所有炭化室高度4.3米的焦炉全部关停。
同时,严禁新增焦炭产能。各市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违规建设焦炭产能,严禁已压减退出的封停设备复产,要完善监管巡查长效机制,发现违规建设或封停设备复产的要立即处置并严肃问责。
排在第二位的是浙江,5月份销往浙江煤炭量238.9万吨,月环比上升39.0%,同比下降4.7%。前5月累计发往浙江铁路煤炭量为974万吨,同比上升10.5%。
排在第三位的是山东,5月份销往山东省煤炭量218.7万吨,月环比下降37.8%,同比下降47.1%。前5月累计发往山东铁路煤炭量为1614.8万吨,同比下降4.4%。
据悉,山东省今年要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加快退出安全无保障、资源枯竭、赋存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亏损等"五类煤矿",坚持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把煤炭去产能抓好抓实。今年山东省煤炭行业要突出大开发、大转移,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省外煤炭就地转化,开展煤电、煤化工等产品输回省内的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