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6月份铁路外销煤炭分析
受环保、安检等因素限制及下游需求偏弱影响,作为重要煤炭基地的山西省6月份铁路煤炭外销量进一步下滑,其中地方集团同比降幅显著。
最新数据显示,山西省2019年6月份铁路煤炭外销2522万吨,环比下降5.3%,同比下降9.7%,其中国有重点矿6月外销煤炭2437.2万吨,环比下降5.4%,同比下降2.9%;地方集团煤炭外销84.7万吨,环比下降4.3%,同比下降70.1%。
1-6月份,山西省铁路煤炭外销合计14503.8万吨,同比下降4.4%。其中国有重点矿累计外销煤炭13693.9万吨,同比上升0.2%;地方集团煤炭外销811.2万吨,累计同比下降46.0%。
在近日发布的《山西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中,煤炭运输公路转铁路力度明显加大。继京津冀之后,山西成为又一宣布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的地区。据悉,到2020年,全省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宗货物运输以铁路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全省重点煤矿企业全部接入铁路专用线,煤炭、焦炭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出省煤炭、焦炭基本上全部采用铁路运输。
分行业看:
电力行业方面,山西省6月份铁路运往省外电力行业的煤炭销量1703.7万吨,环比下降6.7%,同比下降8.4%;1-6月份,合计发往省外煤炭9703.1万吨,累计同比下降4.4%。
冶金行业方面,6月份铁路运往省外冶金行业的煤炭销量332万吨,环比下降9.9%,同比下降11.8%;1-6月份,合计发往省外煤炭1898.8万吨,累计同比下降0.8%。
6月份,动力煤市场持续弱势运行,不过产地煤价与港口煤价走势呈分化态势。随着煤矿复工进程逐步加快,产地煤炭供给量稳中有升,但依然受到环保、安检、煤管票等因素限定,优质货源不足仍困扰着沿海煤市,致使港口低硫煤现货供应趋紧,在下游询货采购较前期略增的情况下,价格上涨;炼焦煤方面,焦企整体心态偏利空,贸易商接货意愿明显减弱。焦煤市场继续稳中偏弱运行。
山西地区方面,6月份,山西地区动力煤市场走势出现分化。受下游需求转差影响,大部分煤矿销售情况较差,库存增加,价格下调。部分大集团矿供应偏紧,主要受井下问题影响,产量受限,价格小幅上涨。炼焦煤方面,下旬开始,焦炭价格下跌,炼焦煤市场整体弱势运行。焦企对于原料煤采购节奏放缓,焦煤价格承压下行明显。另外,下游厂内对焦煤阶段性补库基本已经完成,多以小单或者停采为主,导致主产地山西、山东等地煤企普遍出货不畅。
分省份看: 6月份山西省煤炭铁路外销量排在前五名的为河北省、山东、浙江、江苏及上海,合计销量1714万吨,环比下降3.2%。销往上述五省份煤炭量占山西总销量68.0%。
排在第一位的是河北省,6月份山西销往河北铁路煤炭量为811万吨,环比上升0.6%,同比上升19.3%。前6月累计发往河北铁路煤炭量为4299万吨,同比上升12.5%。
据河北日报报道,近日,河北省为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对邢台入省煤将进行质检抽查,禁止劣质散煤进入邢台。
目前,邢台已完成省界煤质检查站邢台县南石门入省煤质检查站的规范化建设,对运煤车辆的拦截、检查、放行、劝返、抽样、送检及检查结果全程记录在案。"检查站设在运煤车辆从山西进入邢台的必经之路上,主要管控来自陕西、山西方向过来的煤炭,控制劣质散煤进入河北省。"邢台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武振兵说。
排在第二位的是山东,6月份销往山东省煤炭量301万吨,月环比上升5.2%,同比下降30.5%。前6月累计发往山东铁路煤炭量为1983.1万吨,同比下降6.5%。
7月2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公布《关于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清洁高效利用的指导意见》,确定利用5年左右时间,山东煤炭消费争取净压减5000万吨。同时严控新增高耗煤项目,对确需新建的耗煤项目,必须落实产能置换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否则一律不予立项。
此外,山东将进一步压减高耗能行业产能。严格核查清理在建焦化产能,违规产能一律停止建设。2019年压减焦化产能1031万吨,2020年压减655万吨,两年共压减1686万吨。2019年7月底前,分行业制订出台钢铁、地炼、电解铝、轮胎、化肥、氯碱等产能总量压减和转型升级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