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煤炭运输情况简述
一、2019年6月煤炭运输形势
1、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同比上涨。6月份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完成2.03亿吨,同比增加743万吨、增长3.8%。前6个月完成12.0亿吨,同比增加2737万吨、增长2.3%(比前5个月同比增幅上涨0.3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电煤发送量完成1.46亿吨,同比增加449万吨、增长3.2%。前6个月完成8.85亿吨,同比增加2657万吨、增长3.1%。
图1 2019年6月全国铁路日均煤炭运量
2、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同比增长。6月份,全国主要港口发运煤炭6928万吨,同比增长2.8%。累计发运煤炭3.97亿吨,同比增长3.6%。
图2 2019年6月全国主要港口日均煤炭运量
3、沿海煤炭运输市场震荡下行。上旬,下游电厂库存攀升,可用天数较高,采购积极性较差,市场成交情况不佳,同时运力供应略显宽松,货盘量稀少下,货主议价能力增强,但运价持续走低,刺激船东挺价心理,报价较为坚挺,煤炭海运费显现平稳态势。中下旬,受疏港政策以及发运成本变高影响,港口调入减少,库存下降,而电厂日耗逐步上涨,下游询货增多,煤炭价格有所波动,货盘有所释放,但船东挺价的意愿没有被货主接受,双方保持僵持,大船各主流航线运价呈平稳趋势,小船运价小幅下探。随着运价下降探底,接近成本线,下行空间明显收窄,船东报价较为坚挺,但货主依旧压价谈判,海运市场缺乏上行的有力支撑,运价基本维稳。
图3 2019年6月全国主要航线煤炭运价
二、影响近期煤炭运输的主要因素
铁路运输方面,截至7月15日,我国西部最大的煤炭运输编组站——神朔铁路朱盖塔站累计开行万吨重载列车155287列,运输煤炭总量超13.4亿吨,成为陕北乃至于我国西部煤炭外运的重要枢纽。6月份大秦线完成煤炭运输量3582万吨,同比下降7.78%;1-6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21820万吨,同比减少3.16%。海运方面,今年上半年,京唐三港合计发运煤炭6440万吨,同比增加522万吨。其中,京唐老港同比去年基本持平,国投京唐港和36-40#泊位分别同比增加388、144万吨,京唐三港完成煤炭吞吐量再次创造好成绩。
1、西部最大的煤炭运输编组站-神朔铁路朱盖塔站万吨开行15万列
截至7月15日,我国西部最大的煤炭运输编组站——神朔铁路朱盖塔站累计开行万吨重载列车155287列,日编组万吨列车49列,日均接发列车197对,日均解编车辆10512辆,运输煤炭总量超13.4亿吨,成为陕北乃至于我国西部煤炭外运的重要枢纽。朱盖塔站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是神朔铁路最大编组站,是我国最大的横列式单场万吨编组站,该站南北纵向长度3830米,到发线平均有效长度1976米,全站共56股道,道岔232副,站内分重车场和空车场,全站到发线均设有腰岔,全部属于万吨线路,担负神朔铁路重载货物列车组合与分解,技术作业按照国铁C80/C70/C64/KM98车型万吨列车编解标准执行。
2、6月份大秦线完成煤炭运输量3582万吨 同比下降7.78%
大秦铁路2019年7月8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2019年6月,公司核心经营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582万吨,同比下降7.78%。较上月减少400万吨,下降10.05%。6月份日均运量119.4万吨,较5月份的128.45万吨减少9.05万吨。大秦线6月份日均开行重车82.9列,其中:日均开行2万吨列车58列。2019年1-6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21820万吨,同比减少3.16%。
3、京唐三港煤炭运量继续扩张
今年上半年,京唐三港合计发运煤炭6440万吨,同比增加522万吨。其中,京唐老港同比去年基本持平,国投京唐港和36-40#泊位分别同比增加388、144万吨,京唐三港完成煤炭吞吐量再次创造好成绩。京唐三港主要依靠“大秦-迁曹-滦港段”供应货源,是大秦线配套港口之一。京唐三港设计堆存能力为810万吨,有煤炭专用泊位10个,拥有翻车机、堆取料机等先进设备,设计煤炭运输能力为1.115亿吨。京唐三港主要以中转大同、朔州等地煤炭为主,部分资源来自蒙西、陕北,煤炭主要流向为东南沿海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水泥等行业用户。2017、2018年,京唐三港完成煤炭吞吐量分别为1.02、1.23亿吨,吞吐量呈逐年递增态势。
三、改善远期煤炭运输的主要措施
7月11日,鄂尔多斯绿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与河北华电曹妃甸有限公司在曹妃甸签订港口煤炭物流项目合作协议,此次签约的煤炭物流合作项目,将为东胜区煤炭“下海”,运向东北、输向华南等地建立通道,也为东胜区乃至鄂尔多斯全市煤炭物流多式联用开辟更大空间。7月24日,山焦销售日照有限公司在日照市正式揭牌,日照港集团与山西焦煤合作建设的千万吨级大型炼焦煤储配煤基地项目,将极大促进日照港成为全国最大炼焦煤集散地,有效保障炼焦煤市场稳定,满足国家煤炭战略布局的需要。
1、日照港:打造煤炭港口物流运输新格局
7月24日,山焦销售日照有限公司的千万吨级配煤项目正式揭牌。作为国内乃至国际的第一个大型炼焦煤储配煤基地项目,将极大促进日照港成为全国最大炼焦煤集散地,有效保障炼焦煤市场稳定,满足国家煤炭战略布局的需要。
该项目配煤资源70%为国内资源,30%为进口炼焦煤资源。国内资源以山西焦煤自身炼焦煤产品为主,以保证配煤产品质量可靠稳定。辐射市场主要为山东省周边、东北以及华东沿海沿江区域。该项目基建工程拟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年底土建安装工程竣工。
日照港集团与山西焦煤合作建设千万吨级配煤项目,着力优化布局瓦日线黄金物流运输大通道,大力增创无水港个性物流服务,完善提升港口服务功能,进一步构筑起连接中西部、通江达海、集约高效的综合交通物流运输走廊,全力打造港口煤炭物流运输新格局。
项目紧邻日照港新建的煤炭堆场与装船泊位,地理位置极具优势,随着今年9月份日照港石臼港区“东煤南移”工程具备投入运行条件,将利用日照港南作业区大系统为配煤基地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投资、提高效率。
这是日照港集团继2018年与吕梁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与山西焦煤集团达成的新的合作项目。作为山西省国企改革108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山西焦煤集团重点转型项目,该项目依托日照港“东煤南移”工程同步建设,对进一步优化资源供给结构、顺畅产运销有效衔接、提升营销服务能力水平及建设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促进日照港成为全国最大炼焦煤集散地。
日照港股份一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梁胜表示:“伴随‘东煤南移’工程的加快推进,日照港煤炭接卸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将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配套工艺设备、堆场、泊位将满足瓦日线5000万吨煤炭下水需求。”
2、鄂尔多斯绿通能源与曹妃甸签订港口煤炭物流合作协议
7月11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属国有企业鄂尔多斯市绿动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绿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与河北华电曹妃甸有限公司在曹妃甸签订港口煤炭物流项目合作协议。
东胜区区长马玉清表示此次签约推进的港口煤炭物流合作项目,将为东胜区煤炭“下海”,运向东北、输向华南等地建立通道,也为东胜区乃至鄂尔多斯全市煤炭物流多式联用开辟更大空间。
据悉,华电曹妃甸储运公司将在曹妃甸建成5000万吨/年的煤炭下水码头,是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
蒙西地区向南销售的煤炭主要经大秦、张唐等铁路进入曹妃甸,沿海发往南方电厂或出海外售。为进一步降低煤炭物流费用,减少汽运造成的环境污染,东胜区将依托绿通公司,借助煤炭电子交易市场,整合煤炭物流产业链,利用华电曹妃甸港口“下海”优势,引导更多煤炭运销企业通过铁路发运,进一步提升低热值煤生产销售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