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电入鄂”带动复工复产将带动相关产业投资超过700亿!
3月30日,被誉为陕电入鄂"空中通道"的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湖北段正式开工,成为湖北省复工复产后首个启动的重大能源项目。据测算,这一工程将直接带动变压器、开关、电容器、避雷器等设备生产规模约12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逾4万个,带动相关产业投资超过700亿元。
"我们将全力以赴,在今年10月完成武汉特高压换流站土建施工,确保明年底工程建成投运。"来自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的建设者俞斌干劲十足。
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据统计,到2月底,中央企业复工复产率超过90%,到4月20日,已达99.4%。
中央企业积极发挥在产业链中的重要带动作用,促进全产业链有序复工、协调运行。有的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有效需求――国家电网复工总规模超过700亿元的重大项目,三峡集团集中开工总投资580亿元的25个新能源项目。有的落实政策让利、助力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电网企业向超过5000万家企业用户降费约200亿元;电信企业累计为约16亿人次提供缓停机服务,对中小微企业、互联网专线、企业宽带在疫情期间执行减免政策,让利150亿元;保利集团、招商局集团等央企旗下的商业地产公司也纷纷减免所持有商场、商业项目租金。
复工复产,地方国企也紧锣密鼓:在福建,中闽能源多个风电场项目新增装机量、并网量实现稳步增长,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增长15.2%;在山东,青岛港携手山东港口陆海物流集团推进内陆市场开发,青港物流一季度海铁联运操作箱量完成23.76万标箱;在广西,柳工集团瞄准海外市场精准发力,陆续签订大单,向海外客户如期交付数百台机械设备。
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下一步要坚持精准施策、增强战略定力,以科学精神、专业精神推动解决制约中央企业复产达产的共性问题,切实发挥好中央企业的国民经济"稳定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