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高压:借力好风上青云
国家发改委近日批复核准了内蒙古上海庙至山东临沂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这标志着途经山西的2条交流和3条直流输变电工程全部获得核准。对于正在打造“变输煤为输电”大省的山西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山西,素以煤多著称于世。但近年来,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导致山西经济发展滞后。不能将煤炭资源快速转化为经济效益,能源结构调整缓慢和资源优化滞后是关键所在。要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重中之重就是要把煤炭转化为电力,变输煤为输电,将富足电力源源不断输送出省,实现“晋电外送”。而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的电能传送,只能依靠特高压电网。
测算表明,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送方式对山西GDP的贡献比约为1:6,就业拉动效应比约为1:2。同时,煤就地转化为电,可同步消化煤矸石,为煤矿和发电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晋电外送”,已分别与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省、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按照规划,今明两年,山西省将建设1000千伏蒙西-晋北-天津南、榆横-晋中-潍坊、蒙西-长沙、晋东南-豫北4项特高压交流工程,以及±800千伏灵州-绍兴、晋北-江苏、上海庙-山东、蒙西-湖北、陕北-南昌5项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任务。
这些工程涉及10市67个县,投资额达到415亿元,2至3年后全部建成投运。其中,有些是以山西为起点,有些则是从山西过境,将带动山西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随着多条特高压工程的正式开工,山西省特高压建设进入了新的提速期,拓展外送电力大通道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这对山西省经济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到2017年,山西省将形成4个特高压外送通道,输电能力达到45800兆瓦。届时,山西电网将拥有至华中电网、京津唐电网、山东电网和华东电网的特高压输电通道,满足山西、陕西、蒙西等煤电基地的电力外送需要。有理由相信,山西省今后将真正实现“煤从空中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