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煤说事:全国能源消费增长亚洲成为煤炭消费中心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27日表示,2016年,预计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约43.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左右。能源生产总量约34.3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1%左右。电力装机达到16.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仅占36.1%;全社会用电量约6万亿千瓦时,增长5.0%左右。
我国今年开展“供给侧改革”,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取消1240万千瓦不具备核准条件的煤电项目。虽然煤炭消费出现明显降低,但IEA依旧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的煤炭需求会有所下降,但中国仍然将占据全球煤炭需求的50%,生产的45%,海运贸易的10%。
目前全球依旧处于去石化能源过程中,前不久,欧洲各国均发布在2020至2050年大幅降低煤炭能源运用。另外一方面在较低的天然气价格以及煤炭工厂逐步淘汰的双重影响下,美国的煤炭使用量出现了暴跌。总体而言,美国煤炭消费量下跌了15%,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年均跌幅。随着美国和欧洲煤炭使用量的降低,煤炭向东的转移正在加速。在发展中国家煤炭是更受青睐的发电来源,印度、越南以及印尼的煤炭消费量有望继续强劲增长。
随着煤炭消费大头像亚洲的转移,IEA同时认为煤炭生产,需求,贸易,技术和金融可能会从欧洲和美国消失,并越来越集中在亚洲。而中国作为目前煤炭最大消费及生产国,对于全球煤炭价格影响力逐步加强。
简言之,中国宏观经济情况和政策对全球范围内的煤炭供给和需求拥有巨大的影响。因此2016年的我国煤炭供给端的收窄引发全球煤炭价格阶段性回升,但全球煤炭供给依旧处于过剩阶段,因此对于高煤价的支撑力度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