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发展需破解两大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成都供电公司总经理褚艳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清洁能源发展面临省间壁垒突出,和电源与电网不协调两大难题。
首先是政策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省间壁垒突出,严重制约清洁能源消纳。
褚艳芳介绍道,我国清洁能源资源生产与需求呈逆向分布,西部地区风光水资源富集,集中开发后不能就地平衡消纳,需要大规模外送。而长期以来我国电力都是按省域平衡,就地消纳为主,缺乏清洁能源跨省跨区消纳的政策和电价机制。目前,东中部地区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煤电,严重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但可能是考虑省内产业发展、GDP增长以及就业等方面因素,一些东中部省份仍然积极争取新建燃煤机组,而不愿意使用省外的清洁电能,导致像四川这样的水电大省富余电力无处可去。
另外,国家2016年3月刚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也没有把水电包括在其中。褚艳芳认为,作为确定的可再生能源,水电不能享受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政策,包括近年来执行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等优惠政策,水电也不在其中,这些政策机制的障碍,进一步增加了四川水电外送的困难,水电企业经营困难,清洁能源发展遇到了最大的瓶颈。
清洁能源发展面临的第二个难题是电源与电网发展不协调,清洁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滞后,跨省区输电能力亟待加强。
对此,褚艳芳建议,一是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立有利于打破省间壁垒、促进清洁能源跨区跨省消纳的电价机制和清洁能源配额制度,下达各省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硬指标。二是各省份都应均等承担环境保护的义务,建议东中部先发展起来的省份主动尽一份责任,积极消纳清洁能源。三是形成大力消纳水电的政策导向,尽快把水电纳入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范围,并享受电价补助政策,促进水电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