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启动最大规模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为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中国环境保护部5日宣布,将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4月5日,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京主持召开视频会议,对督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2017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行动以来,大气污染恶化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各城市空气质量同比均有所好转。为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保部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将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通过重拳出击,层层传导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确保工作分工落地见效,加大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力度,实现守法常态化,创新区域监管方式,提高环境执法整体水平。
督查工作主要对7个方面进行督查,包括相关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情况,固定污染源环保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高架源”自动监测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情况,“散乱污”企业排查、取缔情况,错峰生产企业停产、限产措施执行情况,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企业治理设施安装运行情况等。
通过督查,做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全面实现区域及各地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提供保障,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根据环保部5日通报的2017年第一次空气质量机动督查情况,部分城市基层政府部门不作为,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预案落实不到位,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不到位,部分企业弄虚作假以及“散乱污”企业治理整顿不彻底等问题仍然存在,环保部已将上述问题反馈地方政府,责成地方政府立即整改,并限期反馈整改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