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黄骅港正式成为雄安新区出海口
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发布(以下简称纲要),天津港和黄骅港双双上榜,正式划入规划图中,纲要提出,加强新区与天津港、黄骅港交通联系,畅通新区出海通道。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世界最大的人工深水港,拥有上百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017年12月7日,天津港高沙岭港区开港通航。高沙岭港区位于天津港中南部,北至津晋高速延长线,西至海滨大道,向南与津石高速连接,可通过发达的公路交通连接雄安新区,是“距离河北雄安新区最近的出海口”。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来自天津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一再向外界强调,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作为华北地区、雄安新区出海口的定位。
2017年,天津港与河北合作频频。在北京、河北建设了一批无水港,实现了通关一体化,大幅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通关成本和物流成本。根据目前公布的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图中可以看出,从雄安到天津要建一条新的高铁,一直到滨海新区,半个小时一百公里非常的便捷,而且雄安的出海口就在天津。
同时上榜的,还有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
黄骅港是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也是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之一,其腹地范围广阔,覆盖冀中南、晋鲁豫内蒙古及西北等广大地区,被誉为“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黄骅港东距雄安新区170余公里,是其距离渤海湾最近的港口之一。
据悉,目前,京沧港(首都第二机场—任丘—沧州—渤海新区)、环渤海城际铁路和京衡、邯黄客运专线五条铁路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标志着黄骅港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进入港区一体化发展的阶段。石黄、荣乌、沿海三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初步形成了连接港口与内陆腹地的‘大通道’,实现了与京津、周边省份及省内各市间的快速通达。
据沧州市发改委网站发布的消息,2017年3月15日,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黄骅港综合港区、散货港区20万吨级航道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经河北省发改委以冀发改基础【2017】251号文件批复。该工程估算总投资近27亿元,完工后将满足30万吨级船舶进出港要求。
此前,两省市政府都双双表示,将积极对接雄安新区,调整发展规划,实现错位发展。发挥黄骅港近距运输优势,积极推进雄安新区内陆港建设,打造雄安新区出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