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煤网 > 行情资讯 > 易煤快讯 > 尤慧斌:一周行情回顾及展望180924

尤慧斌:一周行情回顾及展望180924

一周现货行情回顾及展望

本周从消息面到价格全部围绕秦皇岛港的事情展开。秦皇岛港正常发挥的时候价格在缓慢下降,当秦皇岛的事情发生两天之后价格开始回涨,直到星期五的时候事情似乎又发生了转机,秦皇岛港要放开吞吐量,中秋前后几天是这样的:

blob.png

中秋抢运效果显著,库存降了62万吨,锚地船减少了24条,果然,让秦港发力装船还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港。

秦港事情发展到现在,比电视剧还精彩,总有意想不到的剧情。这几天光传言和消息就反复轮了好几回,至于明天是什么样的剧本,不好说。节前看到李廷在煤炭江湖上分析大秦线、迁曹线的运力问题,分析的也确实不错,有道理。但是要知道现在这东西不是讲这些就能讲清楚的。现在的问题不是这辆车能跑多快的问题,车是好车,能跑200公里/小时以上,但是走到路上限速120公里,走到小区里限速5公里,以至于不能发挥出来全速,这个问题。


秦港今年呈现了三种吞吐量的表现:

A状态:年初至8月25日,60-70万吨,恶劣天气除外。

B状态:8月26日至9月15日,50-57万吨。

C状态:9月16日至21日,30万吨左右。

秦皇岛港的事情,短期(至今年年底)来看,就是个控制年总吞吐量的问题。

A状态:每年2.15亿吨吞吐量。

B状态:至年底的话可以维持2亿吨吞吐量。

C状态:至年底的话可以维持1.8亿吨的吞吐量。

未来几天吞吐量是多少可以不用管,关键问题在于要把年吞吐量限制在多少,如果限制在1.8亿,就是C状态。如果限制在2亿,就是B状态。

如果限制在C状态,那大概率会使秦皇岛港成为一个黑洞,下游装船避开秦皇岛港,京唐港和曹妃甸也开始排队,对京唐和曹妃甸的需求增加,那两个港口的煤是有结构性问题的。

如果限制在B状态,那就是8月26日至9月15日的情况,想想那时候发生了什么?秦皇岛港限50-57万吨的时候影响似乎也没那么大,港口煤价仍然保持震荡运行。未来几个月如果是50-57万吨的B状态的话,那么大概会形成淡季平衡、旺季略紧的状态。

也就是说,拍脑袋的话,A状态淡旺季OK,B状态淡季OK旺季可能不OK,C状态淡旺季都有可能不OK。

至于最后会出现哪种状态呢?这是更高层面政策决定的问题,非分析能分析到的。纵然可以分析出很多东西来,最终以政策决定为准。我们只需要分类讨论好,出来A或B或C的答案后按既定方案执行就行。


短期如此,中期(一到两年)和长期(两年以上)来看呢?和朋友也讨论了一些。

秦皇岛港是年下水量2.15亿吨的大港。尽管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短期内已经如上表格所述得到了调整,吞吐量重新放开,但是秦皇岛港搬迁已经是既定事实,一个正在进行还会持续很多年的行动,搬迁只是三年还是四年、早或者晚的问题。秦皇岛港2.15亿吨的下水量,和700多万吨的库存,如果搬迁的话,能搬到哪里去呢?

按计划是搬到曹妃甸,可是曹妃甸现在基本也是满库,如果把垛位清出来,可以增加200万吨的堆存能力,这也是很满很满的水平。曹妃甸还有华电码头要开,每年3000万吨下水量,那也还有1.8亿吨要替代。那还能去哪儿代替呢?

蒙华铁路。

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将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

秦皇岛港以每年减量的方式进行逐步搬迁,曹妃甸成为接纳的主要阵地,目前已有很多秦皇岛港的贸易商、煤企去曹妃甸立户,曹妃甸也在做好接纳这些大户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今年年底曹妃甸华电码头要开,增加3000万吨的下水量。明年蒙华铁路试运行,预计1亿的运量。后年蒙华铁路开始增加发运量,接近2亿吨的设计目标。而秦皇岛港搬迁也是按照这个节奏进行,先是缩减3000万,后是缩减5000-8000万吨,再然后全搬出去。

但是对于动力煤来说,港口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市场。君不见,去年年底动力煤价格高位的时候,产地煤价并没有涨很高,只是因为运力的问题让港口煤价比产地高100元,这就是港口市场的独立性。不管煤炭产多产少,对于港口来说,每天都会有那么多煤进港口,那么多煤离开港口,影响的只是到港成本和港口销售价格。

于是,如果这样演变的话,对于整体煤炭市场是没有影响的(2.15亿吨可转移),但是对于港口市场来说,影响就非常巨大了,而且能看到未来的样子。

北方港下水量缩减2亿吨以后,这个市场容量会变小,场地会很紧俏,入场的门槛会提高。这不是意识地早还是晚的问题,不是说今天看了我这篇文章,明天去曹妃甸抢块场地就能解决问题的,这是门槛问题。秦皇岛港都是大户、大煤企,一个个巨无霸陆续过去,拿什么去和这些户去竞争?要实力有实力,要资金有资金,要地位有地位。未来的港口做煤的门槛会比现在还要高,一种是显性门槛:低于XX万吨的就别来了;一种是隐性门槛,征收高额费用,做不下去,自然离场。

于是,北方港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下,进场门槛会提高,贸易商存活的空间越来越小,场地上显示的货权会是固定的某些大户,贸易商能做的只有一种:就是给大户去发运交列,而没有在港口继续销售的权利。

对于煤炭,整体大方向是在限,没有新增煤炭港口的原因就在于判断是“下水煤够用”,对于煤矿限制也是如此,“煤炭够用”。在这种情况下,当港口这个市场萎缩以后,煤矿和电厂就更为重要

所以建议贸易商提早应对,实力弱的最好尽早想想出路,同时应当做好煤矿和下游的渠道工作。要么家里有矿,有矿以后不管发港口还是直接卖煤都不错;要么下游渠道好,到时候得电厂者更舒服。发煤看实力、囤煤不可能、中转环节影响弱化、市场萎缩、行情稳定到没有行情,成次要矛盾了。

对于个人,也应该提早应对,不要等到事情真正发生了才去应对,那时候就太晚了。


易煤网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易煤网/易煤资讯"的所有文章、数据、图片稿件,版权均为"易煤网 www.yimei180.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易煤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键词 : 煤炭,港口

© 2015 易煤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和略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 | 沪ICP备140527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