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亿元煤化工项目亮相,后煤炭时代即将来临?
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一次能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能源革命的使命、任务之下,绿色、清洁、高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方向所在,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目前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用于发电,通过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二就是通过高效转化,实现化学品生产,在我国“贫油、少气、相对富煤”的资源禀赋下,利用煤炭制化学品是我国发展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方向。
日前,在中国(榆林)煤化工园区及产业链发展峰会上,榆林市正在推进的五大重点煤化工项目就引起了与会300多位代表的关注,这些项目总投资将达到2598亿元,且产品具有差异性、经济性,注重向下游延伸,投产后不仅将创造可观的产值和利润,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和周边经济的发展。
煤化工产业一般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两大类,传统煤化工产品主要是合成氨和甲醇,而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则属于现代煤化工产品,目前在我国属于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估计,2017年的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增速同比高达50%,2018年预计也有25%左右,并且增速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本次榆林市重点推进的这5个煤化工项目均属于现代煤化工行业。
从《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所列出的重点建设的煤化工项目及区域可以看出,煤化工项目大多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新疆等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煤炭生产之后实现就地转化,大大减少煤炭的运输成本和运输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近期公布的一季度鄂尔多斯煤炭市场运行情况为例,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地转化煤炭2976.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831.2万吨,就地转化率为20.4%,较去年同期转化率上升4.9个百分点,煤炭就地转化的主要产品分别为:1-3月发电量269.1亿度,同比增加58.5亿度,增长27.5%。其中火力发电量255亿度,增长26.5%,占全社会发电量的94.8%;焦炭179.8万吨,增长27%;煤制尿素 50.2万吨,增长2.2%;煤制油46.1万吨,增长123.8%,煤制油用能88.7万吨标准煤,较上年同期增加46.8万吨标准煤;煤制甲醇174.8万吨,增长19.3%;煤制气1.2亿立方米,增长0.9%。
并且,自2016年以来,煤化工相关的政策频频出台,也表明了国家对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高度重视,。例如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除煤制气、煤制油项目依然需要国务院审批外,煤制烯烃、煤制甲醇审批权下放至省内,煤制乙二醇项目只需要报备。现代煤化工项目审批权的下放意味着在经济和环评达标的情况下,政策层面的障碍大大降低。
随着国家对现代煤化工产业认识的逐步深入,现代煤化工产业热度升温,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有望推动煤炭行业进入“后煤炭时代”。
